砭石疗法作为中国传统医疗手段之一,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。在《内经》中,砭石与针、灸、药和导引按跷并称为中国五大医术。砭石疗法能够治病防病流传至今,有它的独到之处和独特疗效。从字面上来讲,砭石就是用石头刺穴、刺部位。现在所应用的砭石,通过科学的检测证明,砭石本身含有红外线、超声波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。根据以上砭石的物理特性,砭石具有活血通络、开痹止痛、祛寒除湿、开窍宁神的作用。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取穴来治疗杂病,下面就以治疗面瘫为例。面瘫是以口眼向二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,又称为“口眼歪斜”。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多见于冬季和夏季,发病急速,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见。手足阳明经均上行于头面部,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,尤其是手太阳和阳明经筋功能失调,即导致面瘫的发生。本病西医为面神经麻痹,中医认为劳作过度、机体正气不足、脉络空虚、卫外不固、风寒或风热趁虚而人直中面部经络,致气血闭阻、经筋功能失调,筋肉失于约束故出现口眼歪斜。1中医辨证分型(l)风寒证:见于发病初期,面部有受凉史,舌淡、苔薄白,脉浮紧。(2)风热证:见于发病初期,多继发于感冒发热,兼见舌红苔薄黄,脉浮数.(3)气血不足:多见于恢复期或病程较长的患者,兼见肢体困倦无力,面色既白,头晕等症。
2.砭石治疗法(1)温法:先将砭块在50一70℃的水中浸泡1分钟,擦干后放在大椎穴下,令患者安静仰卧30分钟,然后用砭板以同样的方法在患者患侧面部和耳后的乳突进行温法3一5分钟。此法用于外感风寒证和气血不足证,具有祛寒和活血行气的作用。(2)刺法:使用砭锥进行刺法,穴位一是面部取穴,二是四肢的特定穴,每个穴位刺激大约1一2分钟。常用的穴位有:阳白、四白、颧骼、颊车、地仓、骼风、合谷、阳陵泉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太冲等。此法用于外感风寒、风热证和气血不足证,具有祛寒泻热,补血补气的作用。(3)刮法:用砭块在患侧面部及乳突做刮法,时间为10分钟。主要利用砭石的超声波作用和感应作用,由于砭石为微晶结构,质地光滑细腻,故直接接触人体无需任何润滑油脂,受术者不会感到疼痛而感到局部温热,非常舒服,施术后皮肤上也不会出现血痕。此法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证和气血不足证,具有祛寒、行气活血的作用。(4)揉法:在颧部、面部、耳后行揉法,时间大约为8分钟。此法主要是利用砭石的超声波作用及远红外作用来调和气血,使患者进人安静状态。此法用于外感风寒、风热证和气血不足证,具有祛寒泻热,补血补气的作用。
3.小结
用砭石治疗面瘫,一般在患者进人稳定期后开始用砭石治疗1次就有效,效果好的1个疗程(10次)基本恢复,一般3个疗程痊愈。用砭石治疗面瘫在临床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,为患者解决了痛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