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病属中医学"腰痛"、"肾积"、"尿血"、"症积"等疾病范畴。中医指的"肾岩"并非肾癌,而是阴茎癌,临床应注意区分。
肾癌又称肾细胞癌,起源于肾小管的上皮细胞,可发生于肾实质的任何部位,以上、下极为多见,少数侵及全肾,左右肾发病机会均等。本病属中医学"腰痛"、"肾积"、"尿血"、"症积"等疾病范畴。中医指的"肾岩"并非肾癌,而是阴茎癌,临床应注意区分。
【临床表现】
肾癌三大主要症状:无痛性血尿,腰部或上腹部肿块和腰痛。
单纯血尿约占1/3,伴有疼痛或肿块的约占2/3.初为间歇性全程血尿,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定,以后间隔逐渐缩短。出血时常见碎血块如茶叶渣状,少见条状血块。肉眼血尿常说明癌瘤已侵犯肾盏或肾盂,或肿瘤压迫使肾盂过度充血而引起血尿。约有10%~15%的肾癌病人血压增高。
【病因病机】
中医学认为,本病多因肾气亏虚,外受湿热邪毒,入里蓄毒,蕴结于水道所致。外感湿热之邪入里,或过食肥甘厚味、嗜酒损伤脾胃,脾失健运,湿浊内生,湿毒火热,下注膀胱,烁灼经络,络脉受损,出现尿血而发病。或素禀肾虚,年老肾精亏虚,气化不利,水湿不行,瘀积成毒,滞留腰部而成癌肿。
【诊断】
50岁以上,无痛性血尿,腰部或上腹部肿块,腰部疼痛。X线检查是诊断肾癌的重要方法。腰部平片可见患侧肾影不规则增大,腰大肌影模糊。肾盂造影片常显示肾盂或肾盏受压、变形、拉长或扭转,甚至出现肾不显影。CT检查能对肿瘤的大小、外形、密度、有无出血、液化和坏死、对周围组织有无浸润、转移等给予准确评价。MRI可清晰显示肾实质肿块,与肾囊肿作鉴别。超声显像检查能显示肾癌的范围、癌肿有无侵及邻近器官、肝脏和脾脏有无转移、肾蒂及腹膜后淋巴结是否肿大等。实验室检查可见镜下血尿。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可发现尿中癌细胞。肾穿活检能早期获得病理形态学诊断。
肾癌细胞类型主要为透明细胞癌、颗粒细胞癌。未分化癌较少见。肺和骨骼是常见的转移部位。
【辨证】
1.湿热蕴肾
血尿频频出现,腰痛坠胀不适,伴有低热,口渴,乏力,纳呆,恶心呕吐,腰腹部可扪及肿块,舌质暗红,苔黄白,脉滑数。
2.肾虚毒蕴
小便短赤带血,潮热盗汗,眩晕耳鸣,疲倦乏力,纳少,腰痛喜按,腰腹部肿块,舌质红,苔薄黄,脉细数。
3.脾肾阳虚
腰部或腹部包块日渐增大,腰痛,腹胀,血尿加重,面色苍白无华,消瘦,纳少,乏力,口淡,恶心呕吐,舌质淡,苔白,脉沉迟。
4.气血两虚
精神萎靡,气短乏力,面色 白,形体消瘦,心悸心烦,腰部或腹部包块明显增大,腰痛、腹胀、口干、低热,舌淡,舌苔或黄或白,脉虚沉无力,尺无。
【调理】
1.治则:清热利湿,滋阴补肾,补益气血,活血散结,软坚解毒。
2.基本操作及处方
a.命门、肾俞、水分、神阙守法;
b.使用砭震自涌泉穴沿足少阴经循经振法;
c.将腰的部位朝向挂磬方位,击法。
3.加减
湿热加足太阴经砭震振法;肾虚毒蕴加三阴交、丰隆点压;阳虚加八髎熨法;血虚加脾之大络滚法;气虚加膻中穴守法。
4.方义
肾癌病位在肾,取肾经及肾癌发生包块的位置进行调理以消聚解毒,化积消癌。
【医案举例】
方先生 67岁 退休干部 2008年7月
尿血,腹痛、腰痛6周。血压:200/140mmHg,患糖尿病、冠心病。经北京友谊医院诊断:患右肾下部癌变。
砭术调理:两胁及脘腹横擦10分钟,腰背部肝俞、魂门至命门、肾俞、志室熨法40分钟。足少阴经刮法、叩法;足太阳经下肢段拍法约10分钟。调理1次后腰痛、腹痛减轻。水分、神阙、肓俞、悬枢、命门、三焦俞、肾俞部位守法,每日10小时以上。百会,四神聪、风池守法、每日6小时左右,连续6天后,血尿基本消失。腰痛减轻,血压下降约30mmHg.3个月后通过各项检查,肾癌变消除。